Search


「阿公,你要做仙的時候,希望留在我們醫院,還是送你到大醫院?」老人家說「不要,我要留在家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「阿公,你要做仙的時候,希望留在我們醫院,還是送你到大醫院?」老人家說「不要,我要留在家裡。」

我們當初很苦惱,末期病人留在家裡,誰照顧?結果病人說,「院長,你來家裡照顧我,好不好?」後來我們的醫護團隊就嘗試在健保還沒有給付的情況下,到末期病人家裡照顧他。

我覺得意外的是,阿公阿嬤在家裡死的時候,都是帶著微笑的。我們本來很擔心,病人家裡沒有呼吸器、沒有什麼設備,醫護人員到病人家裡怎麼照護他?後來發現我們多慮的。

我們以前在加護病房做的那些事情,都是對死亡過程的干預。給太多水分、太多治療、太多營養,結果變成病人的負擔。

過去在加護病房搶救生命的過程,看到心跳回來時,很高興,但卻從來沒想到後來會造成病人多痛苦幾個月。

生命的末期,不是沒有選項,法律保障了病人的善終權。

我要求我的醫療團隊,第一次到病人家裡,或病人來我們醫院時,假如他可能是潛在的末期病人,也就是他一年內可能會死亡,第一次見面就要告訴他:你有你的善終權,你可以有選項。至於要不要簽DNR(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),是另一回事。

假如病人有簽署意願,我們跟他談,把最壞的狀況都先預備好,甚至連死前不打一一九,都得計畫。為什麼?

有一天我接到病人的太太來電,她先生往生,結果她慌張地說,女兒忍不住先打了119,現在要幫先生急救、電擊,問我怎麼辦?

我只好在電話中跟119弟兄說,讓病人家屬簽名證明不接受急救,才讓病人逃過肋骨被壓斷、被電擊。

另外,末期病人較穩定時,我們會幫他完成心願。

有阿嬤說,她想看海。我們心想,金山就靠海,怎麼看不到海?原來阿嬤因為生病,已經3年沒走出過房門。

上週,一個末期的阿公告訴我們,他的心願是吃「美而美」。早餐店就在家隔壁,可是他也因為生病,3年沒踏出家門。我們的醫護人員就推著輪椅,陪阿公到隔壁吃早餐。

病人走了以後,活著的人如果過不了關,醫護團隊繼續陪伴。很可惜健保說,病人死了就結案,後續的悲傷輔導不處理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Patty Chou,以撰寫診間故事「大醫院小故事」起家,爾後除醫療時事外,同時也關心科普、教育與身心健康等議題。
View all posts